• 今日视点

正文内容

英德九龙风水留题图(风水留题吧)
2023-08-20 21:24:08  出处:卜安居 编辑:小支说支付     

首次听闻林名勋之名,系从阅读一本小书《岭南古邑英德》。该书是为了纪念1996年6月5日英德被确定为第二批省级文化名城。

《岭南古邑英德》载明:林名勋(1921-1982)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粤赣湘边纵队北江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英德县委书记、韶关地委书记、华南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广东省人大常委兼副秘书长。

后来从一位叔公处听闻林名勋口才一流,农民抽烟用的卷烟纸上写的几句话,他就能讲个把小时

近日,小游 林名勋故居(广东英德横石水镇江古山村九龙楼内),录照如下:

英德九龙风水留题图

英德九龙风水留题图

英德九龙风水留题图

英德九龙风水留题图

据闻,深圳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林洁 来自江古山村。

附录:

《韶关革命人物》林名勋

英德九龙风水留题图

林名勋,1921年出生,广东省英德县横石水镇江古山林屋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广州病逝。

青少年时期,林名勋在广州庚戌中学读书。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被迫停课,林名勋返回家乡,到离家较近的翁源中学就读。1938年下半年,林名勋目睹日本飞机对各圩镇村庄狂轰滥炸,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害,他义愤填膺,积极在翁源中学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同年冬,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暑假,中共翁源县委派林名勋和何俊才等学生,在廖琼老师带领下到曲江县马坝镇参加中共广东省委举办的党员学习班。完成学习后,林名勋回到家乡,大办农民夜校,开展抗日宣传,发展农村党组织,秘密吸收林作湘等4人为江古山第一批共产党员,建立起党小组,接着又在溪板乡发展第二批党员。10月,建立了党支部,林名勋任支部书记。同年冬,国民党第七战区筹建北江挺进纵队,与共产党早有联系的爱国人士莫雄任司令。中共北江特委决定派一批共产党员打入挺进纵队,以团结改造这支部队,使之成为真正的抗日力量。林名勋、邝达、饶华先后打入挺进纵队负责党的工作。同年,国民党在英德各乡成立军民合作站,党组织派林名勋任黎洞站副站长。他利用这个抗日基层组织搜集情报,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发展党组织。

1945年初,韶关沦陷。东江纵队下属的北江支队和西北支队,在中共广东省临委梁广率领下,顺利到达英德,在鱼湾召开地方党组织和部队党的领导人联席会议,制订开展抗日斗争和建立抗日根据地的计划。林名勋参加了这次会议。7月,为扩大革命成果,北江支队向翁西挺进,遭到翁源地方势力何祖华的联防大队和翁源县大队的阻挠。林名勋采纳了支队长邬强提出的智取意见,通过联防大队内的地下党组织做内应,全歼何祖华的联防大队,攻占了新江和翁城,在翁西成立抗日动员委员会,打开了抗日新局面。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林名勋调到中共广州市委,协助青年部部长林华康管理青年学生。

1946年,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广东各地进行“清乡”,残酷迫害、屠杀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当时,林名勋正在香港参加区党委举办的干部训练班,得到消息后,他即向区党委要求回滃江地区工作。

1947年3月,林名勋返回翁源黄洞革命根据地,参与成立中共新江地下工委,何俊才任书记,林名勋任常委。4月,中共中央分局决定成立滃江地区工作委员会,领导翁源、佛冈、新丰西北部、英德东部、曲江南部、清远的潖江、连平西北部及江西省虔南等地区的中共组织和武装部队,何俊才任书记,林名勋任常委。同月,香港分局在决定成立滃江地工委的同时,成立了粤赣先遣支队,统一领导江北人民自卫总队,翁源、英东、佛冈人民武装,以及曲南大队、钢铁大队,林名勋任政治部主任。

1948年3月,香港分局决定把滃江地区工作委员会改为滃江地委,林铭勋任常委,并担任滃江地委机关报《北江报》社长。10月,滃江地委根据香港分局的决定,将粤赣先遣支队改称为广东人民解放军北江支队,林名勋任北江支队政治部主任。后北江支队改为北江第一支队,林名勋任北江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

1949年4月,为做好迎接解放军南下的工作,滃江地区成立了支前委员会,林名勋为副主任。同时,英东各地亦成立相应机构,积极做好支前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林名勋任英德县委书记、县长、军管会主任。他依靠地方武装力量和民兵群众,紧密配合南下大军,开展清匪反霸,肃清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势力,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土地改革铺平道路。

1951年,林名勋任调整后的中共北江地委秘书长。1952年9月,撤销中共北江地委,建立中共粤北区委员会,隶属中共中央华南分局领导,林名勋任秘书长。1955年,上级党委对中共粤北区委员会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林名勋任第二副书记。7月,中共广东省委建立,中共粤北区委员会由华南分局领导改为广东省委领导。1956年2月,撤销中共粤北区委员会,建立中共韶关地方委员会,林名勋任第一书记。任职期间,林名勋工作深入,不怕艰苦,常下农村作调查,先后写了清远源谭农业生产和财经工作的调查报告,佛冈抗旱情况、粮食统购统销情况与雨后抢插情况三个调查报告,英德防洪救灾和雨后抢插情况的调查报告,乐昌、连山春耕生产情况、建社准备工作情况与问题的报告,曲江沙园社民主建政试点情况报告等20多篇,对当时农业生产和各项工作起了指导作用

1957年,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号召,林名勋到乐昌九峰总结推广全国卫生红旗歧乐村发动群众、搞好爱国卫生运动的经验。同年,中共中央召开八届五中全会扩大会议,林名勋应邀列席会议,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汇报歧乐村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得到党中央的高度评价

林名勋作风朴实,关心群众疾苦。他身为韶关地委第一书记,多次到信访室值班,接见来访群众,耐心倾听群众意见和申诉,对来访群众提出的合理意见,当即批示给部门督促办理,对于某些不合理的意见,他能够耐心解释,做好思想工作,使来访群众感到满意。

1963年,林名勋从农村调回后,历任曲仁煤矿领导,华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广东省人大常委、副秘书长。

由于长期的艰苦斗争,林名勋积劳成疾,于1982年在广州病逝,终年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