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视点

正文内容

得过抑郁症能要孩子吗 吃过抑郁症的药能要孩子吗
2023-08-31 15:27:06  出处:卜安居 编辑:卜师傅的日记     

得过抑郁症能要孩子吗

有约君说

这几年,青少年抑郁症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其中41%曾因抑郁休学”“青年为抑郁的高风险群体,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

这些都是《2023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和《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3~2023)》(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透露出来的数据,反映了当前在校学生心理状态,如何应对这一现状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哪些

什么特点?

如何及早发现孩子患有抑郁症?

如何正确应对和治疗

家长有哪些认知误区?

记者采访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杨婵娟,请她为我们揭开打开孩子“心结”的钥匙,教给大家应对之道。

得过抑郁症能要孩子吗

(图/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有这些表现 警惕孩子抑郁

杨婵娟介绍,青少年抑郁障碍的表现并不像成人那样明显,症状不典型,由于年龄因素的影响,言语表达不会那么准确,尤其是年龄偏小的孩子的症状更具有隐匿性,不易被察觉,但抑郁症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在发病前会出现很多征兆,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关注以下几方面:

1

情绪状态

譬如出现较长时间的消极情绪,总是反复想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传递的大部分是负面信息,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持久的沮丧甚至表达对生活的失望,厌恶自我,觉自己一无是处,不时向父母抱怨自身的缺陷,埋怨父母,常常无故流泪或是变得淡漠麻木或是易激惹,无缘无故发脾气容易与人起冲突,敏感,特别容易感觉到委屈,短时间内情绪波动起伏大等。

2

言语行为

缺乏孩童期应有的快乐和笑声,譬如言语减少,不喜欢讲话,有气无力,爱说些消极厌世的话,经常抱怨“没意思”,说话表情不如以前丰富,自我贬低,明显的无助、无望感。喜欢独处,无生机,比平时“懒”,整天看手机,不理人,做事犹豫不决,无端地自我惩罚、自残、自己打自己,对表扬不在乎,曲解别人的赞扬。

3

睡眠饮食状态:

譬如饮食和睡眠习惯的改变,一般儿童与青少年的睡眠时长为8-10小时,但抑郁症孩子的睡眠少于6小时(睡眠过少),或多于12小时(睡眠过度);或是睡眠不稳定,容易惊醒,噩梦频繁,早醒;或是生活节律昼夜颠倒,晚上不睡,早上赖床不起,上课打瞌睡。食欲下降或暴饮暴食,体重增加快或体重下降明显。

4

身体状态:

孩子身体上出现各种无法用躯体疾病解释的症状,譬如:头晕脑胀、胸闷、心慌、喘不过气来、恶心、四肢乏力、恶心、体重下降等,但去医院检查不出什么疾病,很可能是心理疾病导致的。

5

学习状态:

无明显原因孩子的学习状态发生变化,如上课分神、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记忆力变差,感觉自己反应迟钝,“变笨了”,成绩大幅度下滑,既往喜欢学习的也开始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对学校不满和抵触上学,无故旷课等。

6

兴趣活动状态:

兴趣减退和活动减少,譬如容易疲劳,没有了活力,不再重视过去珍爱的玩具、书籍等;总是抱怨身体没劲、很累,不愿意运动,不知道该做什么,沉迷游戏,网络。

7

交友状态:

与现实中的人交流减少,譬如独来独往,放学和周末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门,不和同学交往,生活中也没有朋友,偶尔有些朋友也是网友为主。

杨婵娟强调,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调查显示超过20%的人群都有过抑郁情绪,但并未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如果一个人不高兴,很快就自我恢复,而且事出有因,在可控范围内,就是抑郁情绪。

但若抑郁情绪持续两周以上,且一半以上的时间里体验到明显的心境低落,感受不到愉快,超出自我调节控制能力,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受到损害,并有自残倾向,则应考虑有可能是抑郁症。

提醒:这几个认知误区一定要避免

面对抑郁症,很多家长,包括老师都有一些认知误区——比如孩子是不是就是作、矫情;或者是不是情绪不好过几天就好了?还有的家长讳疾忌医,有一种病耻感,认为抑郁症是精神病,不敢去治疗;还有的家长认为吃抗抑郁药人会变傻……

对此,杨婵娟表示,对抑郁症的认识不足或讳疾忌医是导致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的就诊率低的重要原因,以下这几个认知误区一定要避免:

1

首先,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不用操心工作、收支,物质条件好,所以没什么可抑郁的。

青少年虽然不会去考虑工作、收入,但是他们会更多地关注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他们在意学业,在意周围人的看法,在意自身的成长和改变。超负荷的学习压力、过重的思虑和睡眠不足,都会导致孩子的心理防线受到破坏,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正确的干预,长期的慢性压力和痛苦会催生他们的抑郁情绪。

得过抑郁症能要孩子吗

(图/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2

其次,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性格外向,平时不上学、不学习的时候都乐呵呵的,所以不可能抑郁。

吃不下、睡不着、不愿动,这些都只是抑郁症的其中一个表象,也是大众对抑郁症的刻板印象。但很多孩子的抑郁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有的孩子会觉得抑郁是不对的,因此通过“微笑”的方式来掩饰内心的痛苦。这时,倘若父母没有及时觉察到孩子的异常,反而去责怪他,那么,就会催生孩子的抑郁情绪。最后变得厌学、逃学,甚至不再愿意上学。

3

还有很多人觉得抑郁症就是矫情、想不开,想开了就好了,不算是一种疾病。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抑郁症是一种真实而严重的身心疾病,心理弹性弱和抗压能力弱,只是导致抑郁的可能因素之一,抑郁症的产生是有其生物学因素的——大脑神经递质分泌及脑功能异常。很多严重的抑郁症状是需要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的干预,才能帮助他恢复到正常生活。

4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家长认为,等孩子长大后,抑郁症就自己好了;或者去旅游一下,去外面散散心就好了

这也是不对的。实际上,有儿童抑郁症病史者,在成年期再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了4倍,很大一部分成年抑郁症患者在回顾病史的时候也会发现,最初的患病时间就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抑郁症并不会随着孩子长大就自动好起来,因此,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

总而言之,家长们一定要认识到抑郁症是一个疾病,就跟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一样,生病不是受个人控制的,是疾病就得接受治疗。

治疗:提倡全病程治疗 警惕复发

杨婵娟介绍,抑郁症的治疗因人而异,提倡基于评估的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使用药物与心理治疗联合的模式为佳,治疗周期平均1-3年,治疗过程中要做到及时评估,药物调整。重症的还可能会使用物理治疗中的电休克治疗。

为提高临床治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恢复社会功能,预防复发,经过治疗病情缓解后,也应遵照医嘱,坚持完成全病程治疗。全病程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一般情况下,急性期治疗8~12周,巩固期治疗4~9个月,维持期治疗时间倾向于2~3年多次复发者,建议长期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结束后,应根据病情逐步减药停药,停药前需与医生沟通,共同制定减药停药计划,如在减药过程中出现情绪波动,最好停止减药,不能突然间全部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

杨婵娟介绍,就心理治疗而言,青少年期抑郁症最有效的方法是认知-行为治疗(CBT)。其他治疗方法可能也会有帮助,如人际治疗、家庭治疗、游戏治疗、团体治疗、物理治疗等。

需要提醒的是,青少年抑郁症有自发缓解的可能,但也存在复发的风险,近年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症经抗抑郁药物治疗缓解后,一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且反复发作,对青少年认知功能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增加患者自残的风险。但是抑郁并不是无药可救,80%的人都可以从适合的治疗中受益。

关键是遵医嘱、规范治疗,千万不能自行停药。另外,积极参加户外活动、规律作息、保持合理饮食、补充足够营养,这些都有助于降低复发率。”杨婵娟表示,除此之外,家庭护理也很重要,患者可出现情绪低落,自我否定,自责自罚等不良情绪,家属应积极陪伴,多与患者沟通,尽量开导患者,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家属还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自残倾向,发现异常及时制止和就医。

区分青春期逆反还是抑郁症

抓住这几点

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孩子的身体生长速度比较快,但是心理的成长速度比较慢,情绪波动会比较大,而且易与家长思想发生碰撞,容易出现叛逆心理,因此,很多家长无法区分自家的孩子到底是青春期的叛逆还是抑郁。

对此,杨婵娟表示,青春期叛逆和抑郁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叛逆期属于一个阶段的影响,而抑郁属于一种病症表现;叛逆多发生在青春期,而抑郁属于精神类疾病,发病年龄也不局限。

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辨别:

01

叛逆期的孩子虽然情绪起伏大,但这些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可以随着情境而变动或被转移,不会持续的处在易怒的状态中;

而抑郁症的孩子,当他们处在负面情绪中时,会需要很久才会缓和那些负面情绪的强度,通常会让家人感觉超过一般可以接受的程度。

02

一般叛逆期的青少年,他们会对自己,对未来感到彷徨,但不会完全的对自己失去信心与希望,也不会出现过度的自我贬低等情况,甚至有可能学业会突飞猛进,思考变得比以往敏捷;

而抑郁症的孩子对于本来感兴趣的事情或活动,也不再感兴趣,不再有动力去做,想法持续处于消极状态,在学习上也会变得难以专注,有时候会头脑空白、无法学习、反应迟钝等。

03

一般叛逆期的青少年,叛逆更多是对父母、老师以及一些可能的权威发出挑战,跟同伴相处良好;

抑郁症患儿的易激惹,敏感,不安,烦躁则不会有这些对象的区分。

如果孩子是叛逆期行为表现,这时家长可以给予正确的引导,了解孩子的需求,对于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家长需要慢慢平复孩子的情绪,切勿在不明白事因的情况下打骂孩子。

如果孩子出现了抑郁症状表现,这时家长就要通过正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明确诊断,按医嘱接受相应的治疗。

名医简介

得过抑郁症能要孩子吗

杨婵娟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

中国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D-23-055)

广州心理卫生协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精神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社会心理学协作组委员

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

1996年至今从事精神心理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擅长精神医学诊疗技术和心理学治疗技术的整合运用。获评 “羊城好医生”;入选“岭南名医”。主要专业方向为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刘靖雯 宋易倩

图/视觉中国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